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正文

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·古斯塔瓦: 与中国合作,前景十分光明

2024年09月05日

来源:北京日报

据中国外交部消息,9月,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将来华出席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,进一步开辟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新前景。

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·古斯塔瓦2018年来京赴任以来,对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。日前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,古斯塔瓦表示,本届峰会聚焦现代化,而农业现代化、工业化、人力资源开发等议题都是非洲国家关注的。与中国合作,前景十分光明,将会带来双赢。

中非关系是开放和真诚的

记者:对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,莫桑比克有何准备和期待?

古斯塔瓦:我们期待在三天会期内,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就气候变化、能源转型、和平与安全等影响人类的问题进行协调,并探讨非洲的发展。

非洲和中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友谊,这也意味着在可见的未来,我们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。中非将携手为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共同努力。我们的关系也是开放和真诚的,中国一直分享经验,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,走向繁荣。

与中国合作,前景十分光明。因为这不仅关乎政府,也关乎人民。中国企业正寻求对非洲进行更多投资,这是非洲乐见的,将带来双赢。

自非洲争取独立以来,中国一直在援助非洲国家。现在,中国为了非洲的发展而努力,但从未干涉非洲,也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非洲国家。中国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利益,尊重我们的意愿。

中国通过一系列举措帮助非洲发展

记者:中国已经连续15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。在您看来,中国是怎样帮助非洲国家获得更多实实在在利益的?

古斯塔瓦:有几种主要途径。首先是通过企业增加投资,特别是对非直接投资。投资的效果更好,还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。

其次是开放市场。中国是个大国,人口众多,有超大市场,购买力强大。现在我们正在努力与中方达成一些贸易协议,希望中国向非洲的产品开放更多市场,让非洲产品获得更广的销路。

第三是帮助非洲开发人力资源。正因为企业投资庞大,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,需要训练有素的员工。非洲的劳动力都很年轻,他们需要充足的培训。

最重要的途径是与非洲合作建设基础设施。如果没有更多基础设施,一切都实现不了。我们需要互联互通,中国帮助我们发展铁路和港口,并分享经验。

记者:中非关系越来越密切,您觉得还应该在哪些领域拓展合作?

古斯塔瓦:为了更深入交流,我觉得我们可以多做一些。首先是促进青年交流,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。很多非洲学生喜欢在中国学习和生活,希望让更多非洲国家把年轻人送到中国,这可以为我们的关系建立更长久、不间断的未来遗产。

我们应该推动更多的文化和体育交流,这是一个进行人文交流的好时机。我看过亚运会的相关比赛,非洲和中国也可以合办类似的体育赛事。

我的感觉是,我们仍然需要向中国人宣传什么是非洲。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去看看莫桑比克人民的生活方式,那里有非常美丽的海滩,有美味的食物,还有野生动物园等等。

更全面地了解彼此,也有利于抵制西方人在非洲建立的叙事,他们正在告诉非洲国家的年轻人中国不好。如果更多的非洲人有机会来到中国,看到美丽的城市,更多地了解这里的人,就会发现,我们在报纸上读到的中国和实际的中国不同。

“产能过剩”是西方的叙事

记者:您提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叙事方式。您怎么看待一些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所谓“产能过剩”问题?据您观察,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?

古斯塔瓦:的确,一些西方国家攻击中国“产能过剩”,但这是一个竞争问题。因为他们无法与中国竞争,也不能与高质量的生产力同步,所以必须制造这种叙事。

中国既能提供高质量产品又能满足数量,还有更优惠的价格,这有什么不对吗?中国也在投资高科技,投资人力资源,因为中国想在这个开放的市场中成为更好的竞争者。

我相信,任何国家如果有同样的机会,都会这样做。所以这是一个竞争问题。一些国家带着贬低中国的偏见在建立特定叙事,这就是我所看到的。

我看到的中国,实现了经济腾飞,也摆脱了贫困,人们的预期寿命很长。在我看来,新质生产力是中国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,这也是一种加强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内循环方式。仅从我在旅游业看到的情况来看,中国依靠庞大的人口数量,就可以实现旅游市场的繁荣。

另一方面,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,中国也不能独自完成所有事情。中国正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,这对消费者有利。中国的发展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,我们必须共同致力于这一高质量发展方式。

我可以称自己是个北京人了

记者:据我所知,您已经在北京工作生活快6年了,您觉得这座城市怎么样?

古斯塔瓦:我真的很喜欢北京,我不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像个外国人或者陌生人,人们很友好,我可以称自己是个北京人了。

北京为市民享受生活创造了条件,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餐馆,感受到安全和放松,环境干净整洁。在这里,你能获得想要的一切。

主办:北京市贸促会     建设运维:北京市贸促会综合事务中心

京1CP证12017809号-3|京公网安备110102000689-3号